曾杰,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1998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2002年获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师从侯建国院士。2008年赴美,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夏幼南教授研究团队工作。2012年,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任教授。2022年9月,受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同年11月起任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为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技术。迄今为止,已在《自然》、《自然·纳米技术》、《自然·催化》、《自然·能源》、《自然·合成》、《自然·可持续性》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了266篇论文,SCI总被引用27000余次,H因子为86,入选2019至2023年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申请中美专利共87项,出版书籍5部。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化学奖、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Falling Walls 科学突破奖、英国国际发明展年度国际发明“钻石奖”、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奖项。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学习经历:
1995年–1998年,河南省信阳高中。
1998年–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应用化学学士学位。
2002年–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导师为侯建国院士)。
2018年8月–2018年9月,中央党校。
工作经历:
2008年–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任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合作导师:夏幼南教授)。
2011年–2012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任研究助理教授。
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双聘于化学物理系。
2022年11月,任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科研概况:
曾杰教授已在Nature (1篇),Nat. Nanotechnol. (4篇),Nat. Catal. (1篇),Nat. Energy (1篇),Nat. Synth. (1篇),Nat. Sustain. (1篇),Nat. Commun. (25篇),J. Am. Chem. Soc. (18篇),Angew. Chem. Int. Ed. (34篇),Adv. Mater. (12篇) ,Nano Lett. (30篇),Acc. Chem. Res. (1篇),Acc. Mater. Res. (1篇),Chem. Rev. (2篇),Chem. Soc. Rev. (1篇),Chem (1篇) 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了266篇论文,SCI总被引用27000余次,H因子为86,入选2019至2023年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出版书籍5部,申请中国专利83项、美国专利4项。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部分研究成果被Nat. Mater. 杂志、EurekAlert!、C&EN News、Materials Views等国际科学媒体广泛报道,并多次被CCTV、《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关注。
人才培养:
曾杰教授目前已培养多名优秀硕士生及博士生,其中共计18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6人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1人获宝钢特等奖,1人曾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毕业的研究生和出站的博士后中已有7人在985高校获得教授、博导职位,4人获得四青人才计划,2人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同时,曾杰教授指导了多名本科生同学了解并开展科研工作,毕业本科生中有9人获得郭沫若奖学金,多人前往MIT、Stanford University等国外著名高校攻读Ph.D.学位。曾杰教授多次指导本科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担任全国双创展评委。
部分获奖与荣誉:
2024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化学奖(TWAS Award in Chemical Sciences)。
2024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年,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4年,第十二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
2023年,海外校友基金会青年教师成就奖。
2023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2023年,科学探索奖。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2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2022年,Falling Walls 科学突破奖。
2022年,博鳌青年领袖。
2022年,纳米研究青年科学家奖。
2022年,英国国际发明展年度国际发明“钻石奖”、自然地球奖“铂金奖”和工业“金奖”。
2022年,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20年,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9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9年,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
2019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2019年,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2018年,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8年,第十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
2018年,中国新锐科技人物。
2016年,第八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15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
2015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2015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作品奖。
2014年,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团队组第一名。
2011年,美国化学会(ACS)优秀审稿人。
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2008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8年,首届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
2007年,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美国医协会,The Best Paper Award。
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2007年,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研究方向: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有限资源认识的加深,为了减少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寻求清洁、廉价、便捷、高效转化利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等资源的方法,将成为未来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曾杰教授将研究领域聚焦于选择性高效转化小分子(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水)制备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工品,并从材料、机理和反应流程设计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在原子尺度精准设计催化剂表界面活性位点,并调控其配位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该方面工作涉及构筑单原子、金属间化合物等具有特定原子和组分分布的催化剂;通过配位环境和表面应力调控强关联体系催化剂的能级劈裂、轨道杂化、自旋简并、自旋-轨道耦合等电子结构。
(二)在原子分子尺度探索碳基小分子活化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和调控机制。在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相转变、催化反应路径、表面重构、反应物和中间产物的吸附过程、产物的脱附过程、溢流、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等现象。该方面工作涉及在原位反应条件下对催化剂表界面和反应中间体进行高时空分辨和高灵敏表征,以及催化反应的理论模拟和动力学研究。
(三)新型催化反应流程设计。主要关注催化化学与合成生物学耦合,通过催化化学过程合成免分离的含能小分子,用于后续合成生物学过程制备复杂天然产物;将效率低、选择性差的催化反应过程转换成自发、串联、循环过程。该方面工作涉及到反应路线设计、反应器件研制、反应系统集成等。
目前主持的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主持,2024年1月–2026年12月
2. 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主持,2023年1月–2026年12月
3.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主持,2022年1月–2026年12月
4.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持,2020年1月–2024年12月
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微尺度理化大楼16-005室
邮编:230026
电话:86-551-63603545
邮箱:zengj@ustc.edu.cn
招贤纳士:
欢迎具有化学、物理或材料背景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加入我们的团队!